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,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、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,少數分布在貴州、四川、湖南、廣東等。五色糯米飯,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特色風味小吃,呈黑、紅、黃、紫、白(糯米色)等5種色彩,又稱“烏飯”、花糯米飯、五彩糯米飯。
五色糯米飯已流傳有數百年的歷史,每逢清明節和壯族農歷三月初三歌圩節,壯族人家家戶戶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飯,把它看作吉祥如意、五谷豐登的象征;驋吣辜漓胱孀,祈求先人保佑;或家人、戚友、情人共品嘗,充滿著民族、地方情趣;或孩子滿月、喬遷之喜,分送五色糯米飯給左鄰右舍,表達敬意;或親朋之間相互贈送五色糯米飯,以表示盛情,祝福吉祥如意,愉快幸福。
清明節即將到來,想感受一下壯族習俗美食的市民,可以到傳統美食較多的南寧老水街買到制作五色糯米飯的草藥。
五色糯米飯的黑、黃、紅、紫色草藥原料:
1、黑色
藥學名:楓香樹葉
別 名:楓葉、烏米木葉
功 用:泄瀉、痢疾、中暑、小兒臍風等。
2、黃色
藥學名:密蒙花
別 名:黃飯花、黃花
功 用:清熱養肝,明目退翳。
3、紅色、紫色草藥
藥學名:九頭獅子草
別 名:紅蘭草、紫藍草、山石蘭
功 用:病后虛弱、虛勞咳嗽、咳血、心腹脹滿、月經不調等。
下面介紹一下制作五色糯米飯的具體步驟與方法:
1、提取燃料液:
黑色糯米飯,即用楓葉及其嫩莖之皮,放在臼中搗爛,稍為風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,浸泡一天一夜后,把葉渣撈出濾凈,即取得黑染料液。
黃色糯米飯,可用黃花的枝葉用水煮沸,提取到黃澄色的染料液。
紅染料、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種而葉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。葉片稍長,顏色稍深,煮出來的顏色較濃,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;葉片較圓,顏色較淺,煮出來的顏色較淡,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色。
2、蒸糯米飯:
提取四種液汁出來后,分別把不等量的米放入其中浸泡,等其上色后放入蒸籠中蒸約一個鐘頭,便可蒸出黑、紅、黃、紫、白(糯米本色)五種顏色的糯米飯。
這樣做出來的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艷、五彩繽紛、晶瑩透亮,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、味道鮮美、醇正平和、且有微甘,真是吃起來令人回味無窮。